山西建投的企業使命“奉獻精品、開創未來”與質量理念“專心專注、精心精品”,凝聚著建投人對工程質量的極致追求,唯有以專注夯實基礎,以精心鑄就品質,方能推動企業在持續發展中贏得信任、引領未來。
今日,讓我們通過山西建投機械化集團的實踐,看他們如何把文化理念轉化為筑造精品的生動實踐,如何以一座座機場工程為紙,以匠心為筆,繪就出一幅幅“精品筑夢”的畫卷。
機械化集團始終把人民的便利和福祉作為工程建設的“航向標”,把打造經得起時間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作為不懈追求的建筑夢。
技術突破 詮釋“專心專注”
在實施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時,集團將“專心專注”的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技術突破。
針對傳統瀝青混凝土攤鋪易產生縱向冷接縫、影響路面平整度的技術難題。項目團隊首創“全幅無縫”攤鋪工藝體系,完成33米寬瀝青混凝土服務車道的一次性成型鋪設,徹底消除傳統分段施工產生的縱向接縫隱患,將道面平整度偏差精準控制在4毫米以內,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為機場瀝青道面施工樹立了技術標桿。針對項目地處濕陷性黃土區域、地基含水率較高等技術難題,項目部成立專項技術攻堅小組,經過系統研究和反復試驗,確定了“夾層改良、槽底封水、多區域循環施工”的綜合處理方案。通過分層改良土層提升地基承載力,在開挖區底部鋪設防水層并建立排水系統控制含水率,同時科學劃分作業單元實施流水作業,使得道基頂面高程以下0米—1米壓實度均控制在98%以上。
這一切,正是“專心專注謀質量”的生動寫照——將高品質追求融入工藝創新,以技術突破夯實精品工程的堅實基礎。
協同攻堅 彰顯“精誠履約”
在呼和浩特新機場建設中,一場多專業協同攻堅的戰役正在上演。面對風沙侵襲、交叉作業復雜、資源調配緊張等挑戰,項目團隊凝心聚力,以“精誠協作”破題,構建起高效的作戰體系。
在技術協同方面,項目團隊搭建全專業共享的BIM模型平臺,組織土建、機電、道面等各專業工程師每日進行“模型會診”,通過實時更新的三維可視化界面,共同優化飛行區9種道面橫斷面與地下管網的交叉設計。各專業團隊累計提出優化建議31條,通過碰撞檢測功能即時調整管線走向,最終提前解決百余處專業沖突點,使施工圖深化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實現了“設計一張圖、施工一盤棋”的協同目標。
在管理協同方面,項目團隊建立了“三級聯動”協同機制:每日晨會由各專業組長對接當日交叉作業面,解決設備調度與人員配置問題;每周召開工程協調會,項目經理牽頭梳理進度偏差,統籌調整施工時序;每月組織“攻堅復盤”,邀請設計、監理等參建方共同優化施工方案。通過這種分層級、高頻次的溝通模式,確保各項交叉工序有序銜接。這種協同管理模式成效顯著:在高鐵預留工程施工中,項目團隊僅用92天便完成21萬立方米土方開挖、2.3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同步推進40塊底板中板施工、30塊側墻澆筑及4500噸鋼筋綁扎,為飛行區按期回填奠定堅實基礎。
這一切,正是對“奉獻精品強使命”的堅定兌現——以團結一致的合力克服萬難,用完美履約的信譽回應客戶給予的信任。
綠色施工 拓展“精品內涵”
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中,項目團隊賦予“精品工程”以綠色新內涵。
面對施工揚塵這個傳統建設項目“老大難”問題,項目團隊引入保濕抑塵劑這一“秘密武器”,使路面濕潤度保持在60%以上,車輛揚塵降低70%以上,施工區域揚塵濃度降低約40%。在高頻起塵的混凝土和水穩拌合站區域構建全方位降塵體系,設置多個智能檢測點位,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PM2.5、PM10等指標的實時傳輸與預警。摒棄傳統6針2000目的綠網,改用易降解防塵土工布,其纖維結構形成的多孔透氣層,既能通過物理阻隔實現85%以上的防塵效率,又能允許雨水滲透,使揚塵控制達標率保持100%、場地復綠時的土壤改良成本降低20%。
此外,團隊大力推廣低耗能機械,使用低能耗清潔施工設備、甲醇新能源運輸車,推動施工模式從“高耗高排”向“清潔高效”轉型。這一切,正是“專心專注”與“奉獻精品”在新時代的融合升華——將匠心專注于綠色可持續,把精品奉獻給綠水青山的未來。
以匠心筑精品,以品質圓建筑夢,機械化集團以技術突破詮釋“專心”,以協同攻堅演繹“專注”,以綠色創新豐富“精品”,真正讓文化理念在項目中生根發芽、抽枝散葉。
面向新征程,山西建投將繼續以文化為引領,以品質為追求,在為民建機場、為國筑通途的征程中,不斷勾勒更加絢麗的藍天畫卷,譜寫屬于新時代的——精品筑夢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