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萬柏林區持續推進的城市更新行動中,一項承載著民生期盼的重點工程正加速推進——山西建投三建集團新建寨溝回遷安置房城中村改造項目。項目啟動以來,始終圍繞“保質量、搶進度、惠民生”目標穩步推進,致力于實現當地居民從“有房住”到“住得好”的根本轉變。
項目位于萬柏林區神堂溝街道寨溝社區,規劃建設內容包括5棟24–26層商住樓、1棟換熱站及生活泵房、2棟門衛室及配套2層地下車庫。項目建成后,將為寨溝社區居民提供高品質居住空間,告別此前城中村的居住困境。
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面臨地質條件復雜與工期緊張的雙重壓力。從地質條件看,項目地處太原西外環高速與西峪煤礦之間的特殊區域,西北側存在一處高15米的自然土坡,其穩定性直接關系到工程安全;同時,地下車庫區域廣泛分布粉質黏土與軟弱夾層,易引發地基沉降,施工難度大。為此,項目團隊經多輪勘察與方案論證,最終采用分級支護與動態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實時監控邊坡穩定性,有效防范滑坡風險;在地基處理上,運用擠密樁技術進行加固,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標準。此外,項目還同步實施噪聲隔離措施,通過設置隔音屏障與科學安排施工時間,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實現工程建設與社區和諧共處。
面對緊張的工期,項目團隊采用“分區作戰+動態流水”的施工組織模式,將工程劃分為多個施工區塊同步推進,有效應對土方開挖、樁基施工與主體結構等多專業交叉作業帶來的協調難題。同時,推行“主體結構與二次結構穿插施工”方法,在主體結構尚未完全結束時即啟動二次結構施工,大幅壓縮整體工期,并顯著降低機械租賃成本,實現效率與成本的雙重優化,為項目按期交付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直接關系群眾居住安全的民生工程,項目始終將工程質量置于首位,構建起嚴格的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項目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互檢、專檢)與工序交接驗收制度,確保每一道工序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環節,實現質量管控無死角。在具體指標上,主體結構垂直度偏差嚴格控制在±3毫米以內,砌體砂漿飽滿度不低于90%,顯著高于行業常規標準。針對防水等關鍵工序,全程留存影像資料,實現質量問題可追溯、可整改,確保施工過程透明、結果可靠。
三建集團將持續深化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以新建寨溝回遷安置房城中村改造項目為標桿,推動精細化管理模式在更多項目中復制推廣;通過優質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補齊功能短板,助力城市功能與品質持續迭代;同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居住環境改善、公共服務提升、民生設施完善等方面持續發力,切實將項目建設成果轉化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