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朱高祥)民政部部長陸治原1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民政部會同中國殘聯等有關部門,順應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積極推進殘疾人福利制度建設,完善幫扶措施、開展關愛服務,殘疾人關愛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在納入社會救助保障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分別惠及了1190萬人和1648萬人。”陸治原說,“十四五”期間,“兩項補貼”全國平均標準分別提高了31.9%和22.5%,有效緩解了殘疾人生活和照護困難。
在加強精神衛生福利服務方面,陸治原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建成精神衛生福利院143個,完善服務標準和要求,提升專業化規范化服務水平;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已覆蓋89.4%的區縣,1萬多個康復機構服務精神障礙患者126萬余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與此同時,民政部著力于發展助殘產業。“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健康監測、服務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在殘疾人服務領域廣泛推廣應用。”陸治原介紹,五年來,我國累計發布160多項產品服務標準,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將康復輔助器具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政策范圍。
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加強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作出制度性安排。“重度殘疾人是最困難、最脆弱的群體,托養照護是他們的急難愁盼。”陸治原表示,未來,民政部將在統籌抓好各項殘疾人福利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推進托養照護服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