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山嶺,風機葉片迎風飛旋
戈壁灘上,光伏板如海洋般鋪展
綠色電能
在中國大地蓬勃發展
7月3日拍攝的貴州金元仙水窩農業光伏電站一隅(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實現“雙碳”目標
能源是主戰場
“十四五”以來
我國能源事業
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可再生能源體系全球最大
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
新能源產業鏈不斷健全
8月1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寧電入湘”工程)投產送電。該工程是我國首條獲批的以輸送“沙戈荒”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這是8月19日拍攝的“寧電入湘”工程配套新能源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位于庫布其沙漠里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近年來,我國產業含“綠”量持續提升
截至2025年9月
累計培育國家綠色工廠6400余家
綠色工業園區近500個
8月14日,在重慶市涪陵區的“國家級綠色工廠”重慶南瑞博瑞變壓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車間內調試新生產線。該企業先后成功研制35kV、66kV天然酯絕緣油變壓器,以生物降解油替代傳統礦物油。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山東承曦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制片車間,工人在查看產品(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長國 攝
能源轉型加速跑
離不開科技創新
“十四五”時期
我國新能源等技術裝備領跑全球
新能源專利數占全球四成以上
光伏轉換效率、海上風電單機容量等
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7月10日,在國家能源集團天津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渤化光伏電站,工作人員在檢查光伏發電板。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這是位于山東省萊州市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1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新型儲能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9500萬千瓦
5年增長了近30倍
8月24日,全球首座“超階零碳建筑”——特來電總部基地項目在青島投入使用。該建筑通過一體化光伏幕墻、梯次電池儲能和新能源汽車放電協同等技術,實現了100%綠電自給自足,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2500噸。這是全球首座“超階零碳建筑”(8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進剛攝)
重大能源工程接連突破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可滿足3億人年度用電需求
7月3日在湖北宜昌拍攝的三峽樞紐工程(無人機照片)。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由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構成,通過六庫聯調實現高效發電。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一批中央企業正以自主創新為引擎
加速構建安全可控的能源技術體系
關鍵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
成為我國能源體系綠色轉型的硬核支撐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海域,我國首個建設在高風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電站項目——三峽集團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7月4日拍攝的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進剛攝)
能源供應結構的優化
帶動能源消費“逐綠前行”
1月13日,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沈海高速廣東佛開段首個“光儲充”一體化新能源服務區——址山新能源服務區正式投入使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全國能源消費中
非化石能源占比
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
預計將超額完成“十四五”確定的20%目標
煤炭占比每年減少1個百分點
這“一增一減”
大大提升了經濟發展“含綠量”
8月12日,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蕭王廟街道滕頭未來社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投運,這是目前寧波農村單體容量最大的屋頂光伏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目前,我國終端用能中
電能的比重達到30%左右
全社會用電量中
每3度電就有1度綠電
5月27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公交總站光儲充一體化公交充電站正式并網投運。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9月17日,在四川省汶川縣威州鎮,電力可靠性管理員朱鵬宇(右二)和同事與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經營負責人交流,了解日常用電情況。2025年人社部發布公示,新增17個新職業,“電力可靠性管理員”作為“綠色職業”位列其中。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截至2024年
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
比“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10年全球第一
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
8月8日,新能源汽車在江蘇南京龍潭港集裝箱碼頭等候運輸(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素平攝)
7月1日在合肥市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蔚來第二工廠拍攝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綠色電力正加速融入生產生活各個領域
打造綠色空港、低碳民宿
全綠電辦展、建設全電廚房
……
綠色低碳的出行理念和能源消費方式
蔚然成風
3月16日在博鰲零碳示范區拍攝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和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屋頂的光伏設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游客經過一家低碳民宿(8月5日攝)。徑山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森林覆蓋率超96%,于2025年4月入選全球環境基金“中國零碳村鎮促進項目”首批試點。新華社記者 毛竹 攝
能源轉型
是兼顧綠色、安全、經濟的世界級難題
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經歷深刻變革
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
堅定的行動派、重要的貢獻者
8月30日拍攝的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清潔能源展區。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
已提前完成2030年目標
“十四五”期間出口風電和光伏產品
累計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
8月12日,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旗下平高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羅馬尼亞31.8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竣工。這是在項目現場拍攝的光伏發電板。新華社發(克里斯泰爾攝)
7月1日,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舉行首車下線儀式。這是在工廠拍攝的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
綠電奔涌,潮涌東方
中國的綠電
不僅點亮國內萬家燈火
更惠及全球
這是5月11日拍攝的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州布卡區的263兆瓦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貫徹新發展理念
是新時代中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
這場波瀾壯闊的能源變革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
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入強勁而持久的綠色動能
制作:逯陽 王靜頤 樊雨晴
新華社攝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