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記者近日從全國總工會了解到,我國首批通過自主培育的大國工匠人才名單公布,持續壯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正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上,我國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經過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國工匠”人才稱號。
大國工匠彭菲:作為一名大國工匠,我也深刻體會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升級的關鍵力量。我們既要成為技術落地的“催化劑”,不斷幫助企業解決從算法創新到產品落地的問題;也要成為產業升級的“推進器”,把AI技術與行業需求深度融合,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效能。
今年以來,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在廣東,圍繞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數字技能等領域,把培訓建在產業鏈上,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條產業、教學、評價銜接融通的技能生態鏈。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機器人企業共同成立了培訓班,企業導師與行業專家全程指導學員,幫助學員全面提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
廣東順德職業技術大學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專業學生 林煒泰:學習效率很高,我通過行業專家認證后,就直接來到公司這個產線機器人編程崗進行實習,我現在每個月的實習工資是4000元左右。
寧夏開展首批數字技術工程高級工程師評審,引導更多人才向數字技術領域聚集深耕;
湖北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面向本企業職工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企業可自主評價人才、自主使用人才;
江蘇省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暢通高技能人才向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流動渠道。
浙江持續打造技能人才“增技增收”先行區,形成差異化技能工資協商體系,鼓勵各地將高技能人才要素與企業用地、用能等相關激勵政策掛鉤,激發企業開展員工培訓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資待遇的內生動力;
上海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對人工智能訓練師、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等17個職業(工種)的勞動者,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上調30%。
人工智能訓練師 孔令鍇:今年,我獲得了高級人工智能訓練師證書,還獲得了政府的補貼,是一個很大的激勵,這讓我們投身新興領域的一線技術人員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干勁也更足了。
目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超過8000萬人,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7200萬人。
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9月26日下午在重慶閉幕。大國工匠代表、國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帶電作業高級技師王月鵬在閉幕式上宣讀了致全國各行各業工匠的倡議書,號召各級工匠以匠心鑄夢、用技能報國,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倡議書
匠心鑄夢 智啟新程
全國各行各業的工匠朋友們:
勞動創造輝煌,技能成就未來。2025年,既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之年。作為新時代工匠,我們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在此,我謹代表全體大國工匠,發出如下倡議:
一、鑄魂篤行,做堅定政治信仰的踐行者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深刻指出,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我們要始終以忠誠可靠賡續工人階級政治本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身為大國工匠,我們親身見證黨和國家對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視,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把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
二、精藝創新,做推動時代發展的奮斗者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浪潮,我們要主動適配時代發展需求,立足本職崗位精進技能,著力提升創新能力。在人工智能、數字技術快速迭代的今天,更需將傳統工匠精神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充分運用“職工之家”APP、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等平臺,傳承技能、展示風采、分享成果,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投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參與“勞模工匠助企行”活動,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勇克難關,在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中開拓進取,以精湛技藝和創新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三、匠心鑄夢,做民族復興偉業的貢獻者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們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踴躍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激勵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我們要秉持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主動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洪流。發揚識大體、顧大局的優良傳統,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結帶動更多產業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工匠朋友們,奮楫篤行譜新篇,實干爭先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匠心鑄夢,向新而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擔當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