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27日電(記者吉哲鵬、鄧瑞璇)27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廣州召開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面向全球發布《文明發展論——構建以發展為核心的新型文明觀》智庫報告。
報告全文約2.2萬字,系統闡釋了文明發展論的時代價值、實踐基礎、內在邏輯和現實啟示,通過相關網站、期刊、社交媒體等平臺以中英文發布。
報告指出,文明發展論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獨立自主守護文明主體性,以執政為民錨定文明發展根基,以多元共生拓展文明包容性,以革故鼎新激活文明創新力,形成一種嶄新的人類文明范式。
報告認為,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的創造性實踐中煥發出蓬勃生機,為人類文明進程貢獻了獨具東方智慧的樣本,形成了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文化自信、社會安定、生態優美、和平發展的系統性文明躍升路徑。
報告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闡釋為“文明發展”與“發展文明”的雙重進程,突破了傳統現代化理論的線性演進邏輯,建構起以發展為核心的新型文明觀。
從經濟合作、科技前沿到文化共鳴,基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實踐和面對“世界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報告還提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四個維度:以人為本是價值取向,守正創新是科學路徑,開放包容是動力源泉,和合共生是正確道路。
報告認為,在全球治理赤字與文明沖突加劇的時代背景之下,這樣一種以發展為核心、植根于深厚文明傳統、并經過實踐驗證的新型文明觀,能夠對沖西方話語霸權,祛魅“現代化即西方化”的路徑依賴,為“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怎么辦”的世界之問提供重要啟示。
報告強調,真正的文明發展,是持守本源而開拓新境、海納百川而激發活力,最終邁向萬物并育、天下大同的偉大進程。這不僅是中國的選擇,更是為人類文明貢獻東方智慧,指引各國超越對抗與分裂,走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光明未來。
據介紹,這是繼2024年10月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廣州發布《文明交融論——基于突出特性與價值立場的中華文明新主張》后,又一對人類文明范式進行闡釋的重磅智庫報告。
課題組及受訪專家認為,文明交融論與文明發展論是新時代中國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雙重闡釋:底層邏輯均植根于對文明多樣性的深刻認知。文明交融論聚焦文明間關系,文明發展論則圍繞“文明如何在共存中實現進步”展開論述,二者共同為人類文明從“沖突對立”走向“共生共榮”提供了富有價值的指引。
在歷時一年的采寫中,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課題組深入我國東中西部20余個省(區、市)實地調研,廣泛采訪國內權威專家學者,并與美國、土耳其、意大利、希臘等國學者深入探討,召開各類規模的專題研討會20余場,經過原創總結提煉,最終形成這一報告。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該報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全球治理赤字與文明沖突加劇的時代背景之下,文明發展論既回應了“文明何往”的世界之問,也為“發展何為”提供了東方答案。期待各國在以發展為核心的新型文明觀指引下,攜手跨越藩籬,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在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文明交響中,書寫更加璀璨的未來篇章。
點擊下方報告標題下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