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算力中心機架規模達51.4萬標準機架、智算規模達到32EFLOPS……8月23日上午于山西大同開幕的2025中國算力大會上,一個個數據展示著山西省算力產業的發展成果,現場展廳里各種各樣的算力應用場景令人眼花繚亂,展現著山西轉型發展的新變化。
自2021年《山西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以來,山西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算力布局,從輸煤、輸電向輸算力轉變,“算”出了一條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因地制宜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轉型發展新路徑。
以多元優勢努力培育算力沃土
三晉大地,天高云闊。在大同市靈丘縣,占地1000多畝的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像一組巨型算力模塊與群山相映;在陽泉市,數萬臺服務器陣列嗡嗡作響,飛速解析無人駕駛汽車的實時路況,街道上自動駕駛公交車、出租車、快遞車有序行駛……
如今,這樣的場景在山西越來越常見。京東、抖音、中聯、秦淮數據等眾多頭部企業的算力項目紛紛落戶山西,太原數字產業集群、陽泉“數智新城”、呂梁“數谷”等新場景多點開花,推動傳統能源基地快速邁向算力沃土。
令人欣喜的是,這背后更多是發揮市場力量,而非依賴政府投資。大同市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文鑫說:“大同市算力中心基建累計投資282億元,服務器投資累計491億元,主要依靠市場驅動,算力使用方均為互聯網頭部企業?!?/span>
這種變化得到了2025中國算力大會與會嘉賓的認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總工程師郭亮說:“山西發展算力產業有廣闊的前景,將有力推動未來的轉型發展?!?/span>
山西為何受到眾多頭部算力企業青睞?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給出了答案:“山西發展算力產業在能源、氣候、區位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算力產業高度契合?!?/span>
氣象數據顯示,山西省平均氣溫為9.9攝氏度,猶如為數據機組安裝了一個巨大的“天然空調”,能有效降低能耗。這使得山西算力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為1.2,穩居全國前列。
“我們選擇大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候涼爽,全年使用間接蒸發冷卻時間長達7個月,能有效降低電力消耗。”大同秦淮數據有限公司運維經理鄧文英說。
電價低、綠電足是山西發展算力產業的突出優勢。在山西陽高中聯綠色大數據產業基地,一組組機柜正用強大算力進行著復雜的科學計算,幾名身穿天藍色防靜電工作服的技術人員正在忙碌地組裝并加載測試服務器。中聯數據集團山西公司總經理玄利偉說:“山西綠電資源豐富,電價便宜,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span>
緊鄰京津冀的區位優勢和深入推進5G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也為山西布局算力打下了堅實基礎。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麗仙介紹,山西已累計建成5G基站11.2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達32.3個,山西到京津冀樞紐節點的單向時延僅5毫秒,大同到京津冀樞紐節點的單向時延僅3毫秒。
“低時延意味著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算力企業自然樂于投資山西。”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主任趙崇山說。
因勢利導讓能源優勢轉化為算力優勢
山西迅速邁向算力沃土,既有“天時地利”的因素,也與“人和”密不可分。“十四五”期間,除了一個個頭部企業入駐,山西已培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9個,工業互聯網示范試點項目8個。
今年年初,山西政務服務平臺公布了中科瑞華智算中心、繁峙縣零碳智算產業園一期、IPv6互聯互通低碳綠色智算中心暨太原智算中心一期、渾源縣智算中心、大同經開區集成算力中心等16個算力(智算/數據中心)項目備案結果,總投資超138.46億元。這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智算中心項目落地后,將為山西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太原市晉源區,一個備受矚目的新項目——IPv6互聯互通低碳綠色智算中心暨太原智算中心一期項目正在建設中,總投資32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安裝約7625個機柜,算力規模不少于6000PFLOPS。
搶抓算力產業“風口”,培育新的發展增長點,是山西推動轉型發展的必然之路。
位于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的中國移動(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是這一戰略布局的有力見證。該中心機架數高達1萬架,算力規模達到2000PFLOPS,相當于200萬臺個人電腦的計算能力。這樣的基礎設施為AI大模型訓練、工業仿真以及大數據分析等高端應用提供了堅實支撐。
“我們還建設了山西文旅平臺,構建了覆蓋交易、位置、客流等多方面的服務信息,包含有140余個關鍵維度的文旅數據資源池,匯聚數據超過10億條,打造山西全省一體上下聯動的文旅數字化治理服務網絡,實現了憑借一部手機暢游三晉大地。”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勇說。
為了將算力產業做大做強,山西出臺一攬子政策,積極支持各市試點開展智算中心建設,對智能算力規模達到100PFLOPS(半精度FP16)以上的新建項目,按平臺軟件和硬件設備實際投資的15%給予補貼。年發放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使用山西省算力資源及配套服務等,推動算力產業快速發展。
根據《山西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今年山西省計劃建成超過4個智能計算中心,算力規模將超過9EFLOPS,智能算力占比將達到35%。
劉勇說,算力產業活力競相迸發,山西要努力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產業的最佳承載地。
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激發新活力
算力快馬加鞭,浸潤千行百業,為山西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悄然編織著一幅未來的智能圖景,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算力直接驅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突破,對數字經濟發展、區域創新能力發揮著顯著的乘數效應?!睂幬啮握f。
在位于太原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馬蘭礦,采煤區區長郝以瑞正通過井上智能化操控終端屏幕實時觀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業情況。隨著操作按鈕被按下,遠在百米外的采煤機立刻開始轟鳴,進行割煤作業。
“以前單班作業,十幾個人都忙不過來,現在依靠智能化建設,不僅生產班人員減少了40%,每班的產量較傳統采煤能提高60%以上。”郝以瑞說,現在打個電話就能遠程解決問題,在辦公室里就能實時掌握工作面情況,人工智能可實現自動預警。
算力助力下,山西的智能化煤礦正持續重塑傳統采煤業,目前山西已累計建成289座智能化煤礦。
智能化煤礦是山西算力產業賦能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水電煤”,助推工農業等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的出現與變革。
“算力結合遙感數據和氣象數據,能夠為小雜糧、林果等特色農產品提供精準的長勢監測、產量預測和災害預警,還能進行病蟲害智能診斷?!痹谏轿魇∨R汾市隰縣唐戶塬智慧果園里,隰縣果業中心辦公室主任王一波介紹,在算力支撐下,隰縣建設了智慧農業集成平臺。
隰縣上留村村民劉建龍告訴記者,他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果園現在的狀況,哪一棵果樹有什么問題、需要怎么處理等,省下了一趟趟去檢查的力氣。
從挖掘煤礦到種一棵果樹,從接打電話到求醫問藥,智慧產業鏈正在形成,不知不覺間,算力已滲透進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算力+政務”讓大同市柳港園社區的網格員們從繁重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基層治理效率;“算力+文旅”,“AR冰箱貼”讓大同記憶鮮活而又具象地重現;“算力+交通”,無人駕駛車出現在陽泉的大街小巷;因算力而出現的新職業“數據標注師”強化訓練了人工智能的“腦力”……
像一只看不見的推手,算力正在三晉大地的千行百業背后默默發力,悄然運轉,推動著山西經濟社會的現代化轉型與數智化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