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8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舉行了會晤。從表面上看,會面似乎“進展順利”,特朗普表態愿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他和澤連斯基在合影中面帶微笑,歐洲領導人稱這次會晤“超出預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9日指出,安全保障的具體細節依然沒有公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香港《南華早報》19日發文稱,在歐洲領導人“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美國作出的承諾受到外界質疑。分析人士認為,除了關于安全的“模糊保證”之外,歐洲人其實什么都沒有得到。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對著一張地圖進行討論”
與特朗普的會晤結束后,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都表現得非常“振奮”。澤連斯基說:“這是我們最好的一次會議。我能夠向美國領導層展示很多關于戰場形勢的東西,甚至是在地圖上。”默茨也表示:“我的期望不僅得到滿足,而且超出預期。”
對烏克蘭和歐洲來說,最重要的成果是美國愿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澤連斯基宣布:“安全保障可能由我們的合作伙伴敲定,并會逐步公布更多細節。這些內容將在未來一周至10天內以書面形式正式敲定。”他表示,和平協議相關的領土問題將由烏俄雙方協商解決。
美國福克斯新聞披露,會晤期間,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對著一張地圖進行了討論,這張地圖展示了目前的俄烏沖突前線以及俄羅斯控制的區域,特朗普可能利用這張地圖討論烏克蘭可以放棄哪些領土來換取和平。一名消息人士表示,美歐的安全保障可能推動烏克蘭在領土方面作出讓步。
福克斯新聞指出,領土問題是談判的核心要素,但“放棄領土”在烏克蘭依然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烏克蘭官員和民眾并不愿意在這一方面作出讓步。
此外,特朗普還尋求推動美俄烏三邊會晤。特朗普透露,會晤結束后,他打電話給普京,開始安排“普京總統和澤連斯基總統之間的會晤,地點待定。”他說,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下一步將是“三方會談”。如果成功,就有望結束俄烏沖突。特朗普稱,沖突將會結束,但他無法告知何時結束。
特朗普對福克斯新聞表示,他相信普京的行動方針將在未來幾周內變得清晰。
“老實說,我認為這不會成為問題(達成和平協議)。我認為普京已經厭倦了。我認為他們都厭倦了,但你永遠不知道,”特朗普說。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了解普京總統的情況......他可能不想達成協議,”特朗普說。
特朗普認為普京和澤連斯基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變得“好一點”,否則他不會推動一對一的會晤。“我希望普京總統會表現好,如果他做不到,局勢將會很艱難。同時我希望……澤連斯基總統也能做他該做的事,他也必須展現出一定的靈活性,”特朗普說道。
當地時間8月18日,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白宮會晤 路透社
“美國不送東西,賣武器”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指出,安全保障的具體細節依然沒有公布。特朗普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將為此“承擔很多負擔”,但美國會提供幫助,使其“非常安全”。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歐洲官員的消息稱,烏克蘭提出在歐洲資助下購買1000億美元美國武器裝備。西方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將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軍事存在、防空、軍備和監測停火,美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向歐洲“維和部隊”提供間接軍事支持。
福克斯新聞指出,在會議之前,特朗普沒有排除美國軍方參與擔保的可能性,但他后來強調,歐洲將承擔保衛烏克蘭的主要責任。特朗普已重申,他認為美國的支持應該通過軍售而非一攬子援助計劃實現,“我們不會送任何東西,我們正在出售武器。”
法國總統馬克龍19日暗示:“我們正在努力推進第一個安全保障,也是最重要的——是一支強大的烏克蘭軍隊,由數十萬人組成,裝備精良,擁有防御系統和更高的標準。第二是‘保障部隊’,英國、法國、德國、土耳其和其他國家隨時準備采取行動——不是在前線,不是以挑釁的方式,而是在空中、海上和陸地上行動。”
馬克龍稱,此舉旨在發出“戰略信號”,表明“烏克蘭的和平是我們關注的問題”。
但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研究院雅羅斯拉娃·巴爾別里(Jaroslava Barbieri)指出,會談結果依然存在很多未知數,“在安全保障、細節、誰將做什么、部署的部隊將駐扎在哪里、駐扎多長時間、哪些國家將參與行動等方面,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無用的空談會成為誤解的根源”
另一些分析人士則對安全保障提出質疑。前法國駐美大使熱拉爾·阿勞德(Gerard Araud)表示,峰會幾乎沒有明確議程,也沒有形成書面結論,這看似是即興而為,其實是一個負面的信號。
阿勞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沒有籌備會議、沒有具體問題需要解決、沒有達成一致的聲明、沒有決策記錄的外交,往往只會淪為無用的空談,成為各種誤解的根源。更糟糕的是,這不僅沒有用處,還可能適得其反。”
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政治專家唐納查·奧比查恩(Donnacha O Beachain)認為,不同于俄羅斯總統普京,歐洲并沒有改變特朗普的想法,“這些安全保障甚至不具備紙面價值”。他指出,除了一些關于安全的“模糊保證”之外,“歐洲人什么也沒有得到”。
奧比查恩補充說:“所提到的內容如此模糊,幾乎毫無價值……這讓我感受到一段關系的破裂——歐洲人不明白,事情已經結束了。”
立陶宛前外交部長加布里埃柳斯·蘭茨貝爾吉斯表示,歐洲試圖讓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但他們無法發揮影響力,“這更像是歐洲同意,‘我們處于非常弱勢的地位,我們必須盡可能取悅特朗普總統,我們沒有籌碼可以擺在談判桌上’。”
歐洲可能將為安全保障做準備。當地時間19日,由英國和法國牽頭、30多個國家參與的援烏“意愿聯盟”舉行視頻會議。同日,歐洲理事會也將舉行特別會議,向其他歐洲各國政府通報華盛頓會談的內容。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意愿聯盟”會議已同意,規劃團隊將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官員會面,討論部署“保障部隊”的計劃,以推進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發言人稱:“歐洲領導人還討論了如何對普京施加進一步的壓力,包括通過制裁,直到他表明準備采取行動結束沖突。”
對于西方國家討論的安全保障議題,俄羅斯外交部19日重申,任何北約在烏克蘭境內部署軍隊的方案都絕對不可接受,將導致局勢急劇升級,并造成不可預見的后果。俄外交部指出,俄美領導人會晤表現出全面、公正和可持續解決烏克蘭沖突的意愿,歐洲發出的言論將破壞俄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