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41.99%上升至2024年的59.22%,城鎮人口由4002萬人增加到5795萬人,全省城市道路里程由2012年的1.08萬公里增加至2024年的3.43萬公里……一項項硬指標,勾勒出農業大省河南在城鎮化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后,河南城市高質量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人口大省如何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文化大省的城市更新,怎樣實現文脈賡續?城市內涵式發展怎么走出因地制宜的新路?記者近日深入河南多地調研,從一個老舊社區、一面商代城墻、一根污水管道的“更新”入手,用“顯微鏡”找尋中原城市現代化的密碼。
一個社區的“再造”:在問需于民中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span>
日前,記者分三路赴鄭州、洛陽、商丘采訪,發現這三座以古聞名的城市正借助城市更新,用“繡花功”繪就城市高質量發展“工筆畫”。一項項細致入微的舉措,處處踐行著人民城市理念。
在洛陽市,記者聽聞一群社區干部“手握一把小牌,卻打出一手好牌”:在地方黨委政府支持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通過適老化、適兒化改造,把11個老舊小區,連片改造成了完整社區,受到居民好評。記者便來到了群眾交口稱贊的洛陽市洛龍區石油社區。
進入石油社區的地勘三院小區,記者看到小區規劃得井井有條,左側是“樂養居”養老服務中心;右側是“鄰里中心”,由一排舊房改建成12個小商店,有理發店、裁縫店、艾灸店、便利店等;中間是健身場地、口袋公園,幾位老人在涼亭中休息。
“社區的核心是人,往大處講,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往細處講,就是‘一老一小’要照顧好。”記者見到石油社區黨委書記高維瑋,她一說話就愛笑,嗓門嘹亮。
高維瑋三句話不離“一老一小”,在她看來,石油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021人,占比13%,是老齡化社區,“一老一小”在社區居住時間最多,他們滿不滿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決定了社區工作做得好不好。
底子薄,欠賬多,讓人滿意談何容易。高維瑋掰著指頭,向記者介紹社區情況:石油社區由16個小區組成,常住人口2.2萬人,其中11個是建成于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老舊小區,彼此分割,大小不一,個別小區只有1棟居民樓,建筑本體和道路老舊,沒商場、沒菜市場,居民買菜要繞很遠。
近年來,河南深入實施城市更新,石油社區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堅持規劃先行,“因風吹火,照紋劈柴”,開啟了一場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社區“再造”。
首先就是問需于民。通過問卷調查、居民代表座談會、入戶走訪等,梳理出9大類25項急難愁盼“問題清單”,其中包括道路破損、管網老化、公共活動空間配建缺口、“一老一小”服務缺位、存在無物業管理小區等。在此過程中,當地又全面普查了社區內的可用資源,梳理出閑置公共用房3800平方米、低效用地5600平方米。
摸清需求后,石油社區反復與居民溝通,爭取理解,拆掉了小區間的圍墻,用門相連,實施連片改造,更新了老化管線管道,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小區停車、充電、消防、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還建設了口袋公園,讓小區居住環境為之一新。
“規劃科學是最大效益”。高維瑋表示,在社區改造中,一些存量低效用地和房屋得以開發利用,引入社會資本,嵌入養老、托育、商業等服務設施,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惠及更多社區居民。
在“樂養居”養老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洛陽同輝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曉燕。據她介紹,這個兩層樓的養老服務中心,原是一個閑置的門診樓,現在由她在經營,除了承擔部分公益養老、助餐等服務,還引入了健康理療、家政服務、艾灸推拿、日間照料等社會化服務,不僅滿足了社區居民需求,也讓企業從中找到了利潤空間。目前,該企業在洛陽市有14個類似的養老服務項目。
石油社區是河南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生動縮影。據河南省住建廳負責人介紹,計劃2025年內,河南省將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59個,惠及群眾24.35萬戶,加快推動一批完整社區建設。
一面城墻的“活化”:在文脈賡續中推動城市更新
“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交給后人。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
“鄭州City Walk哪里去,城墻根下阜民里!”這是自媒體平臺上對游玩鄭州的高頻推介詞。新國潮、賽博風、舊巷潮街、新晉地標……逛過阜民里的人爭相在社交平臺上賦予它一個個標簽。
阜民里,位于鄭州管城區商代城墻遺址南側,曾經是鄭州最大的棚戶區,何以舊貌換新顏?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占地61.3畝的城市更新項目“阜民里歷史文化街區”。
走到街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頗具年代感的青瓦紅磚小賣部,木門鐵窗,冰糕推車、二八大杠自行車。往里走,街巷里是一家家“潮”味兒十足的買手店、潮牌服飾店、時尚餐飲,還有沉浸式劇場等新業態。
登上三樓觀景平臺,記者親身感受了網友口中的“鄭州三折疊”:眼前是歷經3600年的商代城墻,腳下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街區,遠眺是高樓大廈的現代繁華。這一刻,千年文脈在此交融。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幾年前,這里還是上個廁所都難的連片棚戶區。50多歲的鄭州市民趙先生說起從小到大對這里的記憶,言簡意賅,“一面城墻、一片舊房,臟亂差”。
河南省住建廳城建處負責人表示,那與之一街之隔的商代城墻,因文物保護,一度制約了阜民里發展,如今在城市更新中成為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的亮點。
“阜民里屬于文保建設管控地帶,建筑限高,我們按照原拆原建、留改拆建的原則,保留了百年街巷肌理,高度不變、寬窄不變,20%的老民居被保留下來加固更新、地基重塑,通過小規模漸進式更新改造,形成商代都城遺址文旅融合項目?!编嵵萁ㄖ猩坛俏幕糜伍_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凱說。
在街區更新中,當地下足了“繡花功”。為了修舊如舊,地方招募老匠人、組建技術團隊研究干粘石、水泥花格磚等建筑工藝,力爭還原街巷建筑肌理,為此申請了6個技術專利。
今年“五一”假期,阜民里歷史文化街區全面開街,260個鋪位中三分之一是藝術展演、文創、策展等文化業態,六成以上是原創店。“街區很老,但調性不低”,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單日客流量高達5萬人次,其中六成以上是年輕人。
文旅需求旺盛,項目市場潛力大。“作為項目投資運營方,公司往阜民里項目投入4.5億元,背后是對其市場前景的高度認可。”郭凱說,這是一個純市場化運作的項目,收益可覆蓋運營及資金成本,項目已實現良性健康發展。
放眼河南,這樣的項目越來越多,叫好又叫座,洛陽洛邑古城,安陽洹河夜游、鄭州油化廠創意園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頻頻在社交平臺上出圈。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作為文化大省,河南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城市文脈賡續,讓城市記憶“活起來”。今年,河南將打造5個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推動建設10個以上特色商業街區,到2027年新增20個以上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一根管道的“煥新”:在綠色轉型中實現內涵式發展
“城市發展要把握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作為經濟大省,河南工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前列,其中,裝備制造業規模超萬億元,在全省工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在城市更新中,這條產業鏈上的一些用水大戶也駛入綠色轉型快車道。
在商丘永城市閩源鋼鐵集團,一根藍色管道正源源不斷地向蓄水池注水,這些水隨后將被注入一旁的冷卻用水一體化循環系統。與過去地表取水不同,這根管道直連永城市第四污水處理廠,調用的是達標排放的中水。
公司副董事長吳天國給記者算了一筆“水賬”:公司每天調取中水約5000噸,約占總需水量的三成,由此測算,一年可節約地表水150多萬噸,可為永城市每平方米耕地澆灌約1升。
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是中水,在閩源鋼鐵集團也是被多次循環使用,最終實現污水“零排放”的閉環。
近年來,河南在城市更新中加快城市排水、污水、供熱等地下管線管網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改造,加快建立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建設運維機制。而永城市是其中的代表。
“里子”和“面子”一樣重要。
在永城,像閩源鋼鐵集團這樣的藍色“動脈”越來越多。去年以來,永城市水務發展公司已與神火電廠、裕東電廠簽署協議,每天供應中水超5萬噸,另有1份每日萬噸級的中水供應方案進入洽談階段。
以前,中水白白排放,如今變廢為寶,成了“真金白銀”?!耙郧爸兴挥米魃鷳B補給,如今水廠、污水處理廠、泵站和管網由水務統一管理運維,不僅實現了中水變現,更提升了供排水的精密協同?!庇莱鞘兴畡瞻l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海建說。
徐海建給記者又算了一筆“收入賬”:當前中水每噸售價1.2-1.5元,公司僅此一項的年收入超過2000萬元,通過實施污水處置城鄉一體化,徹底解決了鄉鎮污水處置經費不足導致不能正常運行的痼疾,保障城鄉30余座污水處理廠的每一滴水都達標排放。
供排水一體化改革后,永城水務發展公司牽頭實施全市二次供水管網一體化的排查、檢修和改造。當前,已改造老舊小區9592戶、改造并網泵站18處、改造老舊二次供水設施32處,從根本上解決了二次供水居民投訴多,水質不達標、設施維護管理收費不規范的難題。
在永城市水務調度平臺,記者看到大屏上實時呈現全市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和重要供排水設施運轉情況。此外,屏幕上不斷閃爍著檢修頁面。現場值班調度人員介紹,水務熱線與智能平臺協同調度,檢修人員一般15分鐘到場處置,小問題一小時解決,大問題盡量不過夜。
調度更智能,管水能力也更強。去年7月中旬的一場暴雨,成為永城城市排澇能力的試金石。當年7月17日—20日,永城最大降雨量達到291毫米,沱河水位暴漲高出警戒線1.6米,城區內共有25個區域發生積水內澇,全市17個雨水泵站同步啟動,以每小時28萬立方米的排水量,有效緩解城區內澇壓力,所有積水點在雨停后2小時內全部清除。
內涵式發展,呼喚“潛績”而非“顯績”。
從今年開始,河南將深入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以完整社區建設為牽引,推進城市更新重點工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將實現“里子、面子”“空間、業態”同步“煥新”。(記者李俊 孫清清 牛少杰 劉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