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在長治潞商大會上青年潞商接力:創新賦能長治未來發展現場訪談中,中德集團董事長、當代晉商文化研究院院長程田青先生,以自己多年來深耕實業開新式,傳承潞商見精神的踐行,和大家分享了潞商、晉商精神不僅要傳承與弘揚,還必須要能夠指導當下與未來的心得體會。在此我們編發他的“言之有己”的一家之言,以期給大家帶來思考、借鑒。
程田青:企業興旺我有責,潞商興旺我有責,長治興旺我有責!
——長治潞商大會青年潞商接力:創新賦能長治未來發展現場訪談發言
主持人 李同(長治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程董您好!中德集團扎根長治多年,您既是潞商傳承的見證者, 也是實業深耕的踐行者。如今青年潞商帶著“新思維”回歸,您覺得 “青年創新”與“老一輩實干”的核心差異是什么?又該如何讓“傳承”與“突破”共生共榮?
程田青(中德集團董事長、當代晉商文化研究院院長):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新老潞商的核心差異就是“所處的時代變了”,新的時代,新老潞商應該如何實現“傳承”與“突破”共生共榮?那就必須回答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三問”——如何傳承與弘揚潞商精神及企業家精神、如何“探索未知,提升認知”、如何跑贏經濟下半場馬拉松賽?接下來,我“言之有己”分享一下自己的實踐經驗。
一、如何傳承與弘揚潞商精神
潞商通過潞鹽、潞綢等開創了輝煌的商業傳奇,是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的主要締造者,是晉商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潞商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突破”,7月20日,山西當代晉商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我被推舉為研究院院長。在會上我提出,“研究晉商精神與文化不僅要傳承與弘揚,還必須要能夠指導當下與未來!”潞商的“傳承”與“突破”也要遵循這樣的邏輯。
習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傳統,形成了“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晉商精神就是:“仁、義、禮、智、信”,“無中生有”,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潞商秉持“誠信立本、務實堅韌、契約精神、家國情懷”,將鹽鐵、絲綢銷往世界各地。
談到潞商精神,我們就必須要后繼有人,傳道受業解惑是老一輩潞商的責任與擔當,作為潞商的一份子和“潞商導師”,我多次受邀為北京長治商會、上海長治商會的青年潞商,為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等學校的青年學子授課,分享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深入踐行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就是要通過潞商精神、企業家精神、企業文化、正己善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基,打造一批有信仰、有思想、有信念、求真理、捍正義、懂經營、善管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新時代“潞商”隊伍。成為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正能量的改革者、實踐者!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共同富裕的實現者!
二、如何“探索未知,提升認知”?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不學習不創新就是現代文盲。新時代的潞商應該贏在學習,勝在改變。為了不斷追求探索新的未知,提升自我的認知,我到中歐國際商學院學習。在法國、瑞士、英國、日本游學期間,我參觀了迪奧、歐萊雅、圣戈班、松下等幾個百年企業,感受頗深。我認為這些企業可以尚存百年最重要的就是守正創新,以文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新時代新老潞商必須有“全球之視野,時代之洞見”,你只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只有多學習、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這也是我們企業文化中的“五多”)在傳承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才能避免老手敗給于趨勢,新手敗給于常識的悲劇發生。
三、如何跑贏經濟下半場馬拉松賽?
中國的經濟發展分為“上下半場”,2014年之前是經濟發展的上半場,企業主要是“百米短跑沖刺思維”,企業賺的是市場、消費者雙增長的錢,主要拼的是資源和機會,只要敢拼敢干就能獲得改革開放的紅利;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下半場的馬拉松,企業在市場、消費者雙收縮的情況下還想盈利,就必須要有戰略和創新,就必須要有“跑贏馬拉松賽”的思維。德魯克曾經說過:“動蕩時代最大的風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昨天的邏輯應對今天的動蕩。”
誰能吃透歷史、誰能掌握未來。中德集團在轉型過程中,我看到年輕人行動緩慢,于是我在集團內部組織召開了“繼往開來” 深入剖析中德發展歷史研討會!公司創業的老一代分享了中德集團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聽完之后年輕一代包括我的兒女都深有感悟,因此,加快了中德集團的轉型升級三大戰略項目的速度。2024年,我們提出“五新”(新模式、新平臺、新系統、新技術、新產品),其中新系統就是要通過大數據、物聯網、chatGPT、DeepSeek、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創造出新的系統,在卷的行業卷出不同。通過傳統鋁合金產業打造出“五隔”系統門窗(隔音、隔熱、隔水、隔氣、隔風),通過家裝管道打造出“五恒”系統(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實現了“四個家”的應用場景(家外是寒風瑟瑟的冬天,家里是美麗舒適的春天,家外是酷熱難耐的夏天,家里是愜意涼爽的秋天)。目前我們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中德家系統門窗、家裝管道、五恒系統綜合體驗館,真正實現了“場景替代產品,生態覆蓋行業”。(我特別認同海爾張瑞敏的觀點,中德集團的轉型方向沒有錯)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寫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社會的治理與企業的治理都在重構,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單個產品的邊際收益遞降,生態系統的邊際效益遞增”。
在這個時代,“變”是永恒的主體。要不斷地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變應變,以變迎變。我們就是要弘揚潞商精神與企業家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眾志成城、干字當頭,年年難干年年干,年年創新大發展!企業興旺我有責,潞商興旺我有責,長治興旺我有責!
主持人 李同(長治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如果用 “一件事” 定義“家鄉支持青年潞商的核心”,您會選什么?政策扶持、創投基金、人才驛站,還是品牌背書?請用一句話分享觀點。
程田青(中德集團董事長、當代晉商文化研究院院長):誰能抓住人才,誰就能抓住市場,誰能抓住人才,誰就能抓住發展,人才是第一要務,作為老一輩潞商,我們應該繼續為青年潞商傳道授業解惑,搭建人才驛站,傳承潞商精神,與青年潞商共同探討企業經營管理之道,為青年潞商的發展、為長治經濟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