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堅持系統觀念 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與啟示述評之六
新華社記者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四五”時期,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與多重風險挑戰交織的復雜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踔厲奮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
實踐充分證明,系統觀念是應對復雜局面、推動事業發展的科學思想方法。面向未來,要繼續運用好這一重要思想武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更強合力。
全局謀劃,指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突破
西藏林芝,川藏鐵路色季拉山隧道建設現場機械轟鳴。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曾到川藏鐵路的重要樞紐站林芝火車站,站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的高度,要求“建設好這一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的標志性工程”。
協同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統籌經濟收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一重大工程實施以來進展順利,成為“十四五”期間系統觀念指導重大實踐的生動縮影。
從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到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從經濟總量連續跨越新臺階到科技創新多點突破,從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到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系統觀念的科學指引,充分彰顯這一觀念的思想光輝和實踐偉力。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乘勢而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斗的第一個五年。
這五年,如何抓住難得機遇、頂住各種挑戰、拓展發展新空間?
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堅持系統觀念、謀劃發展大局的重要體現。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翻開規劃建議,六個“新”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景圖。
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
“要胸懷兩個大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全局眼光和戰略視野引領航向,確保各項事業在系統布局中協同推進。
向內看,內需對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86%;向外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從32.2萬億元增至43.8萬億元。激發內部動力,拓展外部空間,“十四五”時期,我國雙循環格局實現歷史性突破。
國內和國際、當前和長遠、質與量、供與需……黨和國家事業千頭萬緒,要堅持系統觀念,善用“十個指頭彈鋼琴”。
從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個更好統籌”,到2024年提出“五個必須統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發展規律,立足基本國情和不同階段發展需要,統籌處理好各種重大關系,彰顯復雜嚴峻形勢下駕馭經濟工作的高超智慧。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系統方法論在“十四五”的實踐中結出累累碩果——
看總量,經濟發展保持穩健,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大關,2025年預計達140萬億元;
看創新,創新動能持續增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突破,新興產業加速壯大;
看民生,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看安全,糧食、能源、產業、國防等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底氣更足;
…………
實踐證明,把握全局,協調各方,始終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原則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才能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
統籌推進,將系統觀念貫穿于改革發展安全各領域
今年9月,國務院批準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等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旨在通過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的系統效應。
五年來,面對新的時代形勢和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瞄準重點任務、抓住關鍵環節,謀劃推動一批戰略性、引領性改革:
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印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既有多個領域改革的統籌推進,也有單個領域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既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又有金融政策精準滴灌;加強科技創新,既有對關鍵創新資源的布局,也有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
改革進入深水區,牽一發而動全身。
15個部分、60條,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七個聚焦”標定主攻方向,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改革與系統觀念的內在統一。
秋日的浙江安吉余村,竹海青翠,溪水潺潺。這個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而實現綠色蝶變的村莊,見證了從靠山吃山、污染環境到護山養山、生態富民的系統治理智慧。
“我們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注重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發展面臨的挑戰往往是系統性的,破解之道也必須運用系統思維。
五年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行政區域壁壘有效打破,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區域板塊發揮各自優勢,積厚成勢;
五年來,城鄉融合發展縱深推進,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五年來,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五年來,我國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糧食年產量連續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十四五”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統籌發展和安全,是系統觀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
在能源安全領域,堅持“先立后破”的系統思維,統籌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與新能源加快發展;在金融安全方面,完善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對重點領域風險實行“精準拆彈”,金融體系穩健性持續增強……
五年來,我國既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又著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安全保障體系,在金融、糧食、能源、產業鏈等重點領域系統布防,實現了“穩增長”與“防風險”的有機統一。
當前,面臨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唯有深刻把握系統觀念這一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將其精準落實到謀劃全局、制定政策、推進工作的全過程,才能把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協同發力,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新的歷史方位,新的發展任務。“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
山高水長不辭其遠,披荊斬棘不改其志。
堅持系統觀念,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經驗密碼、科學方法,也是應對復雜挑戰、繼續前進的制勝之道。
“我們要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在協同發力中打開事業發展新局面。
面向未來,要打好政策“組合拳”。
2024年9月26日,北京中南海,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降準降息,提振樓市股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出臺投資、消費、就業等領域舉措……面對當時一段時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的局面,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推動宏偉事業,需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
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方能提高政策整體效能,產生“1+1>2”的效果。
面向未來,要堅持全國“一盤棋”。
2025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提出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
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千頭萬緒,要統籌好各方利益,謀劃好各方定位,調動好各方積極性。
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才能做到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面向未來,要狠抓落實凝聚最大合力。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網絡征求意見活動,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311.3萬條,為編制“十五五”規劃提供了有益參考。
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需要凝聚最廣泛的共識,推進最務實的行動。
“不注重抓落實,不認真抓好落實,再好的規劃和部署都會淪為空中樓閣”“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不能把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習近平總書記的強調務實深刻。
一以貫之謀發展、一茬接著一茬干。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新征程上,始終堅持系統觀念的科學思想方法,保持戰略定力,凝聚奮進合力,必將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記者李延霞、劉慧、劉開雄、張千千)